10 月起外贸严查!买单出口正式终结,合规成企业生存硬门槛
宏鹏发带你们了解一则关乎所有外贸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新政 ——7 月 7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外贸出口监管新规,将于 10 月 1 日正式落地实施,广大外贸老板务必高度重视,切勿拖延观望!
此次新政的核心要求十分明确,即彻底终结 “买单出口” 模式。以往部分外贸企业通过 “买单” 方式规避正规出口流程的操作,将从 10 月起全面行不通。新规特别强调,代理出口企业在进行申报时,必须完整填写委托方的全部信息:若委托方为个人,需提交身份证号码及真实姓名;若委托方为企业,则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,且所有信息需与实际经营主体一致,不得存在任何隐瞒或遗漏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规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远超以往。一旦发现代理出口企业存在少报、漏报委托方信息的情况,该笔业务将直接被认定为代理方的自营业务,由此产生的全部税款需由代理方全额承担,不存在协商减免的余地。更关键的是,税务部门有权对过去 3 年内的出口业务进行追溯核查,若发现历史业务存在 “买单出口” 等违规情形,企业不仅要补缴税款,还可能面临滞纳金、罚款,甚至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,后续办理出口退税、信贷融资等业务都会受到严重阻碍。
对于外贸企业而言,想要在行业中长远发展,合规已不再是 “选择题”,而是必须跨越的 “硬门槛”。想要平稳应对新政,在 10 月 1 日前停用所有历史 “买单出口” 渠道是首要前提,在此基础上,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以下三条合规路径:
若企业自身资质齐全,已取得进出口经营权,且内部财务、税务流程规范,可直接以自有主体开展出口业务,确保每一笔订单的报关、收汇、退税等环节都符合监管要求;若企业暂未取得进出口权,或缺乏专业的外贸操作团队,可选择与正规的外综服企业合作,借助其专业能力完成合规出口流程,也可通过 “1039 市场采购贸易” 模式,依托指定市场集聚区完成货物出口,该模式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特点,在流程简化与合规性上实现了平衡;若部分老企业存在较多历史违规问题,担心追溯核查影响现有经营,最稳妥的方式是立即重新注册新的合规主体,从源头建立规范的外贸运营体系,彻底与历史违规风险切割。
10 月新规实施后,外贸行业的监管只会更加严格,任何抱有侥幸心理 “踩红线” 的企业,都将面临沉重代价,轻则面临经济损失,重则可能失去出口经营资格。建议所有外贸企业抓住这 3 个月的过渡期,尽快梳理自身业务,落实合规整改,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。